微软高管解读Q3财报:年底仍会存在供应短缺 但持乐观态度
专题:聚焦美股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
微软发布2025财年第三财季财报:营收为700.66亿美元,同比增长13%,不计入汇率变动的影响为同比增长15%;净利润为258.24亿美元,同比增长18%,不计入汇率变动的影响为同比增长19%。 微软第三财季营收和每股收益均超出华尔街分析师此前预期,从而推动其盘后股价大幅上涨逾5%(注:微软财年与自然年不同步)。
财报发布后,微软CEO萨提亚·纳德拉(Satya Nadella)、执行副总裁兼CFO艾米·胡德(Amy Hood)等公司高管出席了随后举行的财报电话会议,解读财报要点,并回答分析师提问。
以下是电话会议实录:
摩根士丹利分析师Keith Weiss:在大家普遍认同的艰难环境中,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,所以微软能取得这样的业绩真的令人钦佩。本季度,我们在媒体报道中听到很多关于公司数据中心业务操作变动的消息,比如微软可能放弃了部分数据中心建设的计划。但市场上人工智能方面的需求似乎还非常强劲,管理层也提到过供应无法满足所有的需求。
所以能否谈谈公司数据中心战略目前的情况?在战略层面是否正在发生一些转变?特别是萨提亚之前曾提到过未来可能存在图形处理器(GPU)供过于求的风险,能否具体讲讲你所说的那种风险到底是什么?公司是否已将这种风险纳入到数据中心战略中了呢?
萨提亚·纳德拉:事实上,在过去的十年、十五年里,我们一直在对建设、租赁以及建设的速度进行调整。只是如今投资者对我们每个季度的行动更为关注而已。对微软而言,非常关键的一点是,我们的建设和租赁布局要符合未来工作负载的增长趋势,这是我们必须努力追求的方向。这其中包含需求方面的因素,工作负载形态方面的因素,还有位置方面的因素。当全球都有需求分布时,如果仅仅在某一个地区建设一个大型数据中心,是无法满足其他地区需求的。
当需求形态发生变化时,我们也不希望陷入被动局面,毕竟预训练加上测试阶段的计算,已经让我们对训练的理解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,更不用说推理阶段了。所以,从根本上来说,考虑到所有这些因素,再加上摩尔定律的显著作用,S形曲线所代表的技术性能增长,还有系统软件的发展、模型架构的变化以及应用服务器效率的提升。综合考虑所有这些因素,我们需要确保在建设数据中心时,能够考虑到所有关于这些方面的最新、最全面的信息。
这就是为什么投资者会看到我们所做诸多的调整,而且我对目前的推进速度非常满意。艾米刚才所提到的我们会面临电力不足的情况,并不是说电力供应完全不够,而是在某些特定的地方需要电力,这样我们才能按照自己期望的速度进行租赁或建设。这就是我们正在执行的计划。
艾米·胡德:我来补充一下。这里需要提醒大家一点的是,从购置土地到建设再到全面建成数据中心,这些决策都需要很长的准备时间,可能是五到七年,也可能是两到三年。所以,当我们关注需求曲线以及萨提亚提到的诸多因素时,我们一直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。第二点想提醒大家的是,萨提亚提到的电力不足,指的是数据中心空间方面的情况。
所以在下半财年,我们一直在采取措施,包括之前也提到过的,我们甚至将一些空间提前准备好,并且本季度能够提前交付给客户,团队在这方面的工作非常出色,因为我们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高效。我也期待未来能够继续保持这样的状态。我在发言中提到过,我们原本希望看到在第四财季末实现供需平衡,但正如你们在本季度所看到的,需求确实有所增加,所以到今年年底我们仍会存在一些供应短缺的情况,情况依然会比较紧张,但我们对此还是感到乐观的。
(持续更新中。。。)
发表评论